头风病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方法如下: 1. 头面肿痛: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又涂。七、八次可愈。 2. 头风眩晕(痰逆、恶心、懒食):使用真零陵香、藿者叶、香附子(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使用蒴翟、独活、白石膏各一两,少枳实七钱半。每取三钱,加酒一碗,煎至六成服下。 3. 头风久痛:作莽草煎汤洗头。勿令药汁入目。又方:使用日取荆沥饮服。 4. 头风面疮,痒出黄水:使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疮,一天换二、三次。 5. 头风热痛:使用决明子炒过,研细,加茶调匀敷太阳穴,药干即换,一夜肿消。又方:使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6. 久患头风的治疗便方:使用草乌头尖(生)一分、赤小豆三十五粒、麝香二分,共研为末。每服半钱,冷薄荷汤送上。又方:使用鳔胶烧存性,研为末,临卧时,以葱酒送服。 7. 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作伤:使用茯苓酒。 8. 头风流泪:使用煅石膏二两、川芎二两、灸甘草半两,共开为末。每服一钱,葱白茶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9. 雷头风(按:此病是头面肿痛、恶寒发热、太似伤寒):使用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汗出即愈。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治疗头风病的不同症状和表现。
疟疾冷热
体内寒热搏击,久未分胜负,自然要周期性寒热发作,应打点滴解决之,中药调治殿后。冷热疟疾。用铅丹、百草霜等分,研细。发病之日,空腹服三钱,米汤送下。两服可愈。加饭或蒜做成丸药吃,也有效。又方:铅丹一两、恒山末三两,和蜜做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湿酒送下。清晨吃一次,病将发未发时吃一次,有效。又方:铅丹(炒过)二两、独蒜一百个,共捣成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腹服,长流水送下。疟发过两、三次后才服药,最见效。此方亦可治痢疾。又方:铅丹(炒过)半两、童便浸过的青蒿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寒多酒送下,热多用茶送下。 1、疟疾寒热的治疗便方。煮豉汤饮服,大吐即愈。 2、治疟疾寒热。用牡蛎粉、杜仲,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3、再方。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 4、再方。用瓜蒂二枚,加水半碗,浸一宿后一次服下,取吐即愈。 5、再方。用阿魏、胭脂各一块、如豆大,研匀,调蒜膏敷虎口上。又方:用阿魏、丹砂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服,参汤送下。 6、再方。用青皮一两烧存性,研为末,发病前以温酒送服一钱,临发时再服一次。 7、再方。用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 8、再方。用马鞭草捣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 9、诸疟寒热。用马兰捣汁,再加一点水,发病日早晨服。药中高精亦可加沙糖。 10、治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未止再服。 11、寒热疟疾。用附子一枚重五钱者,裹在面中火煨,然后去面,加人参、丹砂各一钱,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未发病前连进三服。如药有效,则有呕吐现象或身体有麻木感觉,否则次日须再次服药。 12、寒热疟疾。用铅丹、百草霜等分,研细。发病之日,空腹服三钱,米汤送下。两服可愈。加饭或蒜做成丸药吃,也有效。 又方:铅丹一两、恒山末三两,和蜜做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湿酒送下。清晨吃一次,病将发未发时吃一次,有效。 又方:铅丹(炒过)二两、独蒜一百个,共捣成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腹服,长流水送下。疟发过两、三次后才服药,最见效。此方亦可治痢疾。 又方:铅丹(炒过)半两、童便浸过的青蒿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寒多酒送下,热多用茶送下。
张仲景治疗虚劳
虚劳发烧用柴胡、人参等分,每服三钱,加姜枣同水煎服。虚劳寝汗烦热口干。在饮食方面尽大概多吃一些易消化、补气的食品,比方小米南瓜粥、甲鱼汤、山药之类的。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站冬末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在饮食方面尽大概多吃一些易消化、补气的食品,比方小米南瓜粥、甲鱼汤、山药之类的。
周岁儿厌食症
先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科或消化内科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排除那些可以导致厌食的慢性疾病,排除缺铁、缺锌。 饮食要规律,定时进餐,保证饮食卫生;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定时排便;营养要全面,多吃粗粮杂粮和水果蔬菜;节制零食和甜食,少喝饮料。 改善进食环境,使孩子能够集中精力去进食,并保持心情舒畅。 家长应该避免“追喂”等过分关注孩子进食的行为;当孩子故意拒食时,不能迁就,如一、两顿不吃,家长也不要担心,这说明孩子摄入的能量已经够了,到一定的时间孩子自然会要求进食;决不能以满足要求作为让孩子进食的条件。 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长跑、游泳等耗氧运动。 不要盲目吃药,莫滥用保健补品;可以适当服用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中、西药,但注意:一是要看小儿科或消化专科医生,不要听信游医巫医的甜言蜜语;二是不要过分依赖药物,孩子的胃肠消化功能潜力很大,如果严格按照以上几条去做的话,大部分孩子的厌食症是可以不药而愈的。 介绍几种小儿厌食症的常用中成药—— (摘自人民健康网-->网上健康中医中药-->中医中药中医疗治) 1.健儿消食口服液: 具有健脾补气,理气消食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厌食属气阴两虚型。3岁以内每服5~10ml,3~6岁每服10~20ml,日服2次。 2.小儿消积丸: 具有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厌食有停食积滞者。3~6个月每服10丸,6个月~1岁每服20丸,1~3每服30丸,3~6岁每服50丸,日服2次。 3.小儿喜食片: 具有健脾益胃,消食化积的功效。适于小儿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1~3岁每服2~3片,3~5岁每服3~5片,5岁以上者酌量增加,日服3次。 4.健脾糕片: 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 用于厌食属脾胃虚弱者。嚼服,1~3岁每服6~8片,3~6岁每服8~12片,日服2次。 5.大山楂冲剂: 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 用于各种原因之食欲不振。 1~3岁每服3g,3~6岁每服6g,6~9岁每服9g,日服2~3次。 6.健儿散: 具有开胃健脾,生津消导的功效。用于小儿厌食属脾虚津亏者。3~6岁每服2~3g,6~9岁每服3~5g,日服2次,需连续服药1~2个月。
头风病吃什么水果好
1、头面风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又涂。七、八次可愈。 2、头风眩晕(痰逆、恶心、懒食)。用真零陵香、藿者叶、香附子(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蒴翟、独活、白石膏各一两,少枳实七钱半。每取三钱,加酒一碗,煎至六成服下。 3、头风久痛。作莽草煎汤洗头。勿令药汁入目。又方:用日取荆沥饮服。
虚劳病因病机
虚劳发烧用柴胡、人参等分,每服三钱,加姜枣同水煎服。虚劳寝汗烦热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站冬末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平常生活中需注重休息,适当控制性生活,合理放置作息时候,保护充分睡觉,积极锻炼加强体质。
头风病饮食禁忌
肝藏血,体阴而用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灵枢·五音五味》言:“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有余于气则肝气易郁易滞,不足于血则肝血不足,情绪也易于变化。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决定其阴血易亏,一则不能涵养肝木,亢逆之木气上攻清窍而致头痛,即陈莲舫所言之“女子……肝营为虚,肝气偏旺”;再则血虚清窍失养亦可导致头痛。肝主疏泄,调畅一身之气机,而“女子属阴,阴性凝结,易于怫郁”,“郁怒倍于男子”,其情绪易于波动,喜悲善怒,无论是因怒而致气血上逆、壅滞清窍,抑或是因郁而致气郁、气滞,均易伤肝,致使肝气失疏,气血失其冲和,气机逆乱,头痛发作。 1、头面风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又涂。七、八次可愈。 2、头风眩晕(痰逆、恶心、懒食)。用真零陵香、藿者叶、香附子(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蒴翟、独活、白石膏各一两,少枳实七钱半。每取三钱,加酒一碗,煎至六成服下。 3、头风久痛。作莽草煎汤洗头。勿令药汁入目。又方:用日取荆沥饮服。 4、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疮,一天换二、三次。 5、头风热痛。用决明子炒过,研细,加茶调匀敷太阳穴,药干即换,一夜肿消。又方: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6、久患头风的治疗便方。用草乌头尖(生)一分、赤小豆三十五粒、麝香二分,共研为末。每服半钱,冷薄荷汤送上。又方:用鳔胶烧存性,研为末,临卧时,以葱酒送服。 7、茯苓酒: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作伤。 8、治头风流泪。用煅石膏二两、川芎二两、灸甘草半两,共开为末。每服一钱,葱白茶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9、雷头风(按:此病是头面肿痛、恶寒发热、太似伤寒)。用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汗出即愈
头风病饮食治疗
肝藏血,体阴而用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灵枢·五音五味》言:“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有余于气则肝气易郁易滞,不足于血则肝血不足,情绪也易于变化。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决定其阴血易亏,一则不能涵养肝木,亢逆之木气上攻清窍而致头痛,即陈莲舫所言之“女子……肝营为虚,肝气偏旺”;再则血虚清窍失养亦可导致头痛。肝主疏泄,调畅一身之气机,而“女子属阴,阴性凝结,易于怫郁”,“郁怒倍于男子”,其情绪易于波动,喜悲善怒,无论是因怒而致气血上逆、壅滞清窍,抑或是因郁而致气郁、气滞,均易伤肝,致使肝气失疏,气血失其冲和,气机逆乱,头痛发作。 1、头面风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又涂。七、八次可愈。 2、头风眩晕(痰逆、恶心、懒食)。用真零陵香、藿者叶、香附子(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蒴翟、独活、白石膏各一两,少枳实七钱半。每取三钱,加酒一碗,煎至六成服下。 3、头风久痛。作莽草煎汤洗头。勿令药汁入目。又方:用日取荆沥饮服。 4、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疮,一天换二、三次。 5、头风热痛。用决明子炒过,研细,加茶调匀敷太阳穴,药干即换,一夜肿消。又方: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6、久患头风的治疗便方。用草乌头尖(生)一分、赤小豆三十五粒、麝香二分,共研为末。每服半钱,冷薄荷汤送上。又方:用鳔胶烧存性,研为末,临卧时,以葱酒送服。 7、茯苓酒: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作伤。 8、治头风流泪。用煅石膏二两、川芎二两、灸甘草半两,共开为末。每服一钱,葱白茶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头风病饮食疗法
1、头面风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又涂。七、八次可愈。 2、头风眩晕(痰逆、恶心、懒食)。用真零陵香、藿者叶、香附子(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蒴翟、独活、白石膏各一两,少枳实七钱半。每取三钱,加酒一碗,煎至六成服下。 3、头风久痛。作莽草煎汤洗头。勿令药汁入目。又方:用日取荆沥饮服。 4、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疮,一天换二、三次。 5、头风热痛。用决明子炒过,研细,加茶调匀敷太阳穴,药干即换,一夜肿消。又方: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6、久患头风的治疗便方。用草乌头尖(生)一分、赤小豆三十五粒、麝香二分,共研为末。每服半钱,冷薄荷汤送上。又方:用鳔胶烧存性,研为末,临卧时,以葱酒送服。 7、茯苓酒: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作伤。 8、治头风流泪。用煅石膏二两、川芎二两、灸甘草半两,共开为末。每服一钱,葱白茶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9、雷头风(按:此病是头面肿痛、恶寒发热、太似伤寒)。用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汗出即愈 2 情志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外感六淫致病已渐退其次,人们承受的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重,情志刺激、精神因素已成为现代人致病的重要因素,头风病亦不例外。诸多情志变化中又以恼怒、忧思最为常见。
头风病是怎么形成的好治吗这个发烧吗
头风病是以慢性阵发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偏头痛和部分肌紧张性头痛等。 1、头面风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又涂。七、八次可愈。 2、头风眩晕(痰逆、恶心、懒食)。用真零陵香、藿者叶、香附子(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蒴翟、独活、白石膏各一两,少枳实七钱半。每取三钱,加酒一碗,煎至六成服下。 3、头风久痛。作莽草煎汤洗头。勿令药汁入目。又方:用日取荆沥饮服。 4、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疮,一天换二、三次。 5、头风热痛。用决明子炒过,研细,加茶调匀敷太阳穴,药干即换,一夜肿消。又方: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6、久患头风的治疗便方。用草乌头尖(生)一分、赤小豆三十五粒、麝香二分,共研为末。每服半钱,冷薄荷汤送上。又方:用鳔胶烧存性,研为末,临卧时,以葱酒送服。 7、茯苓酒: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作伤。 8、治头风流泪。用煅石膏二两、川芎二两、灸甘草半两,共开为末。每服一钱,葱白茶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9、雷头风(按:此病是头面肿痛、恶寒发热、太似伤寒)。用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汗出即愈
虚劳盗汗
3、再方.用龙胆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胆汁3两(滴入少许温酒)调服.治小儿盗汗,可加防风. 4、再方.用酸枣仁、人参、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5、再方.用豉一升,微炒香,放清酒3升中泡3天,取汁服(冷热均可).如无效,可多服几剂. 6、盗汗、自汗.每夜卧时 能 服用6味地黄丸 1、盗汗.用白术4两,分别以一两同牡蛎炒,同石斛炒,同麦麸炒.共研为末.每服3钱,杰米汤送下.一天服3次. 2、盗汗验方.用防风2两、川芎一两、人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临睡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