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

小儿急疹

根据您的描述,似乎您正在讨论关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的一些常见方法和药物。 1. **减少心排出阻力、扩张小静脉、减少回心血量**:东茛菪碱和酚妥拉明(苄胺唑啉)是常用的药物,每次剂量分别为0.02~0.03mg/kg和0.3~0.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 2. **呼吸衰竭的治疗**: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每次1g/kg,根据病情需要,1日静脉滴注4次,一般不超过3天。必要时加入每日2~5mg,分2次静脉滴注。 3. **中毒性脑病的治疗**:主要纠正缺氧,此外可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每次1g/kg,根据病情需要,1日静脉滴注4次,一般不超过3天。必要时加入每日2~5mg,分2次静脉滴注。 4. **中毒性肠麻痹的治疗**:主要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肠蠕动。常用酚妥拉明或加用阿拉明。阿拉明剂量为上述酚妥拉明的半量。 5.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高热、中毒症状明显、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严重喘息、呼吸衰竭及胸膜有渗出的病例,在应用足量抗生素的同时,均可加用激素治疗。 6. **输血或血浆**:病情较重或体弱儿、营养不良、贫血者,可酌情少量输血或血浆,用量为每次5ml/kg,必要时3~5天可重复一次。 7. **物理疗法**:对肺部罗音较难吸收者,在急性感染基本控制后,应及早用各种物理疗法,以促进肺部炎症的消散。 8. **治疗并发症及伴随症**:合并脓胸、脓气胸应抽气排脓,或做胸腔闭式引流。伴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者应分别给予治疗。 9. **中医疗法**:中药治疗肺炎除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外,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常用方剂有麻杏石甘汤及加减,重用银花、连翘、板兰根、大青叶、青黛、贯仲等清热解毒及生地、丹皮等清热凉血。 这些信息看起来是关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的一些常见方法和药物。

小儿肺炎

一)一般护理及支持疗法:   1室温应保持在20℃左右为宜相对湿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不易咳出防止交叉感染   2注意营养及水份供应;应尽量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有腹泻者给予脱脂奶对幼儿或儿童宜供应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种维生素的饮食恢复期病儿应给营养丰富高热量食物对危重病儿不能进食者给静脉输液补充热量和水份   3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纠正缺氧减轻CO2潴留痰多稀薄者可以反复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也可口服祛痰药物氯化铵合剂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吸痰或用超声雾化吸入   (二)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1抗生素的选择   (1)肺部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肺炎青霉素仍为首选对青霉素过敏者改滴红霉素   (2)肺部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一般可用氨苄青霉素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绿脓杆菌肺炎可用复达欣菌必治等   (3)支原体肺炎:多采用红霉素疗程2周为宜   (4)对于细菌不明确的肺炎应根据病情选择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其中一种应偏重于革兰氏阴性菌药物)   2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干扰素三氮唑核苷   (三)氧气疗法:   (四)对症治疗:   1退热与镇静   2祛痰止咳平喘   (五)重要脏器损害的处理

小儿支原体肺炎恢复期饮食调法

你好,支气管肺炎前期表现为咳嗽、咳喘、发烧、胸疼、胸闷,通过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改善,疾病可逐渐恢复,但后期应注意维护,调整生活方式,增强体质,对疾病的恢复有益。恢复期注意事项包括: 1、避免剧烈运动; 2、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3、注意避免受凉、受风、受寒; 4、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5、避免熬夜。 你好!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为非典型肺炎中的一种,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呈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肺泡有少量炎症渗出物,并可发生灶性肺不张、肺实变和肺气肿,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可以口服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抗感染治疗,一般首选阿奇霉素,连续治疗三到五天为一个疗程。肺炎治疗需要等炎症完全消退才能停止,建议改用口服配合雾化吸入治疗。 小儿肺炎是指不同的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多数肺炎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向下蔓延所致,或继发于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肺炎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和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此外,有些肺炎患儿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所致,即所谓的“混合性肺炎”。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大量乱用、滥用,导致菌群失调,由耐药菌株如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真菌所致的肺炎有所增多。一般来说,肺炎的病因不同,其病变部位、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各有差异,但是无论哪种肺炎都有以下五大特征:1、发热。临床上,肺炎患儿发热没有固定规律,但大多数肺炎患儿都有高烧不退的症状。个别患儿白天可体温正常,但一到傍晚则开始发起烧来。2、频繁咳嗽。在早期为刺激性干咳。3、气促。多发生在发热、咳嗽之后。患儿常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全身症状。4、呼吸困难。患儿常常出现口周、鼻唇发紫,而且呼吸加速,每分钟可达40―80次。5、肺部罗音。医生可用听诊器听到中、细湿罗音。 你好,支原体肺炎不是很少见,小孩子还是比较常见的。支原体肺炎是由于支原体感染引起,很多时候和使用抗生素不当引起的二次感染,所以小孩子感冒了不要一来就是抗生素治疗,多数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给予一般感冒药治疗就可以了,有黄色痰一般才提示细菌感染。

重症肺炎呼吸困难怎么办

重症肺炎呼吸困难可通过服用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缓解。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对抗生素的要求非常高,有必要选择广谱等强效的抗生素。同时,必须使用足够的联合药物,以在最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的肺炎。如果病人对青霉素过敏,就不能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如果患者患有严重肺炎和呼吸衰竭,应增加氧气治疗,当氧气治疗无法解决时,应增加机械通气。同时,化痰也很重要,包括排痰,必要时可添加激素雾化。此外,严重感染的患者免疫力降低,可以通过免疫疗法进行治疗。

小儿支原体肺炎出院后护理

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有哪些这个没有确切的答案。一般治疗⑴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外。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它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⑵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清除粘稠分泌物。⑶氧疗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其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因低氧血症造成的组织缺氧。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同。 小儿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影响孩子发育。指导意见:肺炎的家庭预防,主要是要让小儿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同时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给小儿增减衣服,防止伤风感冒。合理喂养,防止营养不良。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让婴幼儿多晒太阳。

中医治小儿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也不少见。症状 轻重不一。大多起病不甚急,有发热、厌食、咳嗽、畏寒、头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体温在37~41℃,大多数在39℃左右,可为持续性或弛张型,或仅有低热,甚至不发热。多数咳嗽重,初期干咳,继而分泌痰液(偶含少量血丝),有时阵咳稍似百日咳。偶见恶心,呕吐及短暂的斑丘疹或荨麻疹。一般无呼吸困难表现,但婴儿患者可有喘鸣及呼吸困难。体征依年龄而异,年长儿往往缺乏显著的胸部体征,婴儿期叩诊可闻轻度浊音,呼吸音减弱,有湿性啰音,有时可呈梗阻性肺气肿体征。镰状细胞性贫血患儿并发此种肺炎时,症状往往加重,可见呼吸困难、胸痛及胸腔积液。支原体肺炎可合并渗出性胸膜炎及肺脓肿,慢性肺部疾患与肺炎支原体间有一定关系。 1.一般治疗   (1)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久,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2)护理:应注重休息、护理与饮食。必要时可服小量退热药,及服用中药(参见支气管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温在18~20℃,相对湿度在60%为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消除黏稠分泌物。   (3)氧疗: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同。   2.对症处理 其他对症疗法也与支气管炎节所述相同。   (1)祛痰: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机会,但有效的祛痰药很少,除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外,可选用溴己新(必嗽平)、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等祛痰药。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药水合氯醛或。酌情给予小剂量可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   (2)止喘: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药,如氨茶碱口服4~6mg/(kg·d)6h一次;亦可用沙丁胺醇(舒喘灵)吸入等。

小儿重症肺炎诊断

你好这个情况要考虑因为肺炎的原因导致的肺炎的治疗原则是应用消炎药物,杀灭病原菌。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敏感的药物,早期治疗、足疗 程,可根据病情选择治疗 都是有可能肺炎分为支原体及衣原体等多种肺炎可以采取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建议患者采取咽拭子进一步明确肺炎的种类

新生儿肺炎呼吸

注意营养及水份供应;应尽量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有腹泻者给予脱脂奶,对幼儿或儿童宜供应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种维生素的饮食,恢复期病儿应给营养丰富,高热量食物。对危重病儿不能进食者,给静脉输液补充热量和水分。 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中医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是很常见的病原菌,而患者目前是肺部感染,需要及早的行西药进行治疗,中药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对于宝宝的情况需要行大环内酯类的药物进行抗支原体治疗,而且要多喝温开水,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它的病程是二周。 1.一般治疗   (1)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久,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2)护理:应注重休息、护理与饮食。必要时可服小量退热药,及服用中药(参见支气管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温在18~20℃,相对湿度在60%为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消除黏稠分泌物。   (3)氧疗: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同。   2.对症处理 其他对症疗法也与支气管炎节所述相同。   (1)祛痰: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机会,但有效的祛痰药很少,除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外,可选用溴己新(必嗽平)、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等祛痰药。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药水合氯醛或。酌情给予小剂量可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   (2)止喘: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药,如氨茶碱口服4~6mg/(kg·d)6h一次;亦可用沙丁胺醇(舒喘灵)吸入等。   3.抗生素的应用 根据MP微生物学特征,凡能阻碍微小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支原体无效,因此治疗MP感染,应选用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此外,尚有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及磺胺类如磺胺甲噁唑(SMZ)等可供选用。支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红霉素为首选药物。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上各类中常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白霉素)等。其中又以红霉素为首选,该药使用广泛,疗效肯定。对消除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效果明显,但消除MP效果不理想、不能消除肺炎支原体的寄居。常用剂量为50mg /(kg·d),轻者分3次口服治疗即可,重症可考虑静脉给药,疗程一般主张不少于2~3周,停药过早易于复发 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也不少见。症状 轻重不一。大多起病不甚急,有发热、厌食、咳嗽、畏寒、头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体温在37~41℃,大多数在39℃左右,可为持续性或弛张型,或仅有低热,甚至不发热。多数咳嗽重,初期干咳,继而分泌痰液(偶含少量血丝),有时阵咳稍似百日咳。偶见恶心,呕吐及短暂的斑丘疹或荨麻疹。一般无呼吸困难表现,但婴儿患者可有喘鸣及呼吸困难。体征依年龄而异,年长儿往往缺乏显著的胸部体征,婴儿期叩诊可闻轻度浊音,呼吸音减弱,有湿性啰音,有时可呈梗阻性肺气肿体征。镰状细胞性贫血患儿并发此种肺炎时,症状往往加重,可见呼吸困难、胸痛及胸腔积液。支原体肺炎可合并渗出性胸膜炎及肺脓肿,慢性肺部疾患与肺炎支原体间有一定关系。Berkwick(1970)报告27例哮喘儿童中有7例在发作时血清支原体抗体增高或在恢复期有4倍增高。支原体肺炎可伴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呼吸道外病变可涉及皮肤黏膜,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偶见非特异性肌痛及游走性关节痛;胃肠道系统可见呕吐、腹泻和肝功损害;血液系统方面较常见溶血性贫血,我院曾见2例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者,偶见合并纯红细胞再障者;文献报告有合并DIC者;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膜脑炎及小脑损伤等;心血管系统病变偶有心肌炎及心包炎。细菌性混合感染少见。白细胞高低不一,大多正常,有时偏高。血沉显示中等度增快。

肺炎链球菌肺炎传染吗

肺炎链球菌肺炎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吐痰.空气和飞沫传播,如果家中有免疫力比较低的儿童和老年人,应该注意隔离。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应该首选青霉素治疗,如果青霉素过敏,可以选择头孢类的抗生素治疗,配合清肺化痰的药物。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难度大吗?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难度一般不大。 在患有支气管肺炎的儿童中,年龄较大的儿童并发症较少,预后良好,通常很容易治疗。婴幼儿由于抵抗力差,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清除鼻腔分泌物。通气功能,雾化吸入,缓解支气管痉挛和水肿。如果出现呼吸衰竭,可以进行气管插管。高热患者可用酒精、冷敷或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等药物退热。对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遵医嘱服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病毒感染,可遵医嘱服用更昔洛韦利巴韦林。 建议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注意防寒保暖。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多吃高蛋白的食物。 你好,请问医生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难度大吗?这个情况下因为孩子的免疫力比较弱,所以就可能会导致治愈的时间会比较长,容易反复发作。现在可以先按照医生的要求来进行治疗,并且要注意控制好体温情况,多注意喝水,多注意补充一些维生素c多休息来改善。 你好,小儿支气管肺炎也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会表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一般建议输液治疗,需要治疗一到两周,多数可以痊愈,不严重。孩子晚上发烧。说明炎症还没有控制,需要继续治疗,打针效果不好,建议改用输液,并且根据抽血化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足量抗生素抗炎治疗。 关羽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我来帮你相信回答。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各型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好发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以冬春季多见,在南方则多发于夏秋季节。可呈散发或流行。小儿可因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混浊易患本病外,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先天性心脏病等也使肺炎发病率增高,且病情更趋严重。 【临床表现】 (一) 一般症状 起病急骤或迟缓。在发病前可先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数日,骤发者常有发热,早期体温在38~39℃之间,亦可高达40℃,多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体弱婴儿大都起病迟缓,发热不明显或体温低于正常。 (二) 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较频,早期呈刺激性干咳,极期咳嗽反略减轻,恢复期转为湿咳。剧烈咳嗽常引起呕吐。呼吸急促,呼吸频率每分钟可达40~80次。重症患儿可出现口周、鼻唇沟、指趾端紫绀、鼻翼扇动及三凹征。 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可有呼吸音粗糙或减弱,以后可听到中细湿罗音,以两肺底及脊柱旁较多,于深吸气末更明显。由于多为散在性小病灶,叩诊一般正常,当病灶融合扩大,果及部分或整个肺叶时,可出现相应的实变体症。如发现一侧肺有叩诊浊音及(或)呼吸音减弱,应考虑胸腔积液或脓胸。 (三) 循环系统症状 轻者心率稍增快,重症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或心肌炎。合并心衰者可参考以下诊断标准: ①心率突然超过180次/分; ②呼吸突然加快,超过60次/分; 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灰,指(趾)甲微循环再充盈时间延长; ④肝脏迅速增大; ⑤心音低钝,或有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⑥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下肢水肿若出现前5项者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若并发心肌炎者,则表现为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电图表现为ST段下移和T波低平、双向和倒置。 重症患儿可发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凉,皮肤、粘膜出血等。 (四) 神经系统症状 常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或两者交替出现。重症者可出现抽搐、昏迷或反复惊厥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 (五) 消化系统症状 可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胀等。重症肺炎常发生中毒性肠麻痹,出现明显腹胀,以致膈肌升高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胃肠道出血可吐出咖啡样物、便血或柏油样便。 【治疗】 (一) 护理 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左右,湿度以60%为宜。给予足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经常饮水及少量多次进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经常变换体位,减少肺淤血,以利炎症吸收及痰液的排出。为避免交叉感染,轻症肺炎可在家中或门诊治疗,对住院患儿应尽可能将急性期与恢复期的患儿分开,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分开。 (二) 氧气疗法 是纠正低氧血症,防止呼吸衰竭和肺、脑水肿的主要疗法之一。因此,有缺氧表现时应及时给氧。最常用鼻前庭导管持续吸氧,直至缺氧消失方可停止。新生儿或鼻腔分泌物多者,以及经鼻导管给氧后缺氧症状不缓解者,可用口罩、鼻塞、头罩或氧帐给氧。给氧浓度过高,流量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导致不良副作用,如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晶体后纤维增生症等。严重缺氧出现呼吸衰竭时,应及时用呼吸器间歇正压给氧或持续正压给氧以改善通气功能。 (三) 抗菌药物治疗 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及有继发细菌感染的病毒性肺炎。治疗前应作咽部分泌物或血液、胸腔穿刺液培养加药敏试验,以便于针对性选用有效药物。在病原菌未明,对未用过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应首选青霉素,每次20~40万U,每日肌内注射2次,直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为止。重症者可增加剂量2~3倍,静脉给药。年龄小或病情严重者需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可用氨苄青霉素,每日50~100mg/kg,分2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加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等。青霉素疗效不佳或对青霉素过敏的患儿改用红霉素,每日15~30mg/kg,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成0.5~lmg/ml,分2次静滴。疑为金葡菌感染可用新青霉素Ⅱ,Ⅲ加庆大霉素或氯霉素等,亦可应用先锋霉素、万古霉素等。疑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用氨苄青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等。病原体己明确者,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首选红霉素。真菌感染应停止使用抗生素及激素,选用制霉菌素雾化吸入,每次5万U,4~6小时一次,亦可用克霉唑、大扶康或二性霉素B。 (四) 抗病毒药物治疗 国内用病毒唑治疗早期腺病毒肺炎有一定疗效,对晚期的病例疗效不明显。该药尚可试用于流感病毒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对上药疗效不明显。 近年来国内运用免疫制剂治疗病毒性肺炎,如特异性马血清治疗腺病毒肺炎,对早期无合并感染者疗效较好。干扰素(interferons)可抑制细胞内病毒的复制,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治疗病毒性肺炎有一定疗效。 用乳清液雾化剂气雾吸入治疗合胞病毒肺炎,对减轻症状缩短疗程均有一定作用。 (五) 对症治疗 咳嗽有痰者,不可滥用镇咳剂,因抑制咳嗽而不利于排痰。为避免痰液阻塞支气管,可选用祛痰剂如复方甘草合剂、10%氯化胺溶液、吐根糖浆、敌咳糖浆等。 痰液粘稠可用n-糜蛋白酶5mg加生理盐水15~20ml超声雾化吸入,也可用鱼腥草雾化吸入。干咳影响睡眠和饮食者,可服用0.5%可待因糖浆,每次0.1ml/kg,每日偶用1~3次,该药能抑制咳嗽反射,亦能抑制呼吸,故不能滥用或用量过大。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每次0.3mg/kg,每日3~4次,有镇咳作用,但不抑制呼吸。 (六) 其他治疗 1.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重症肺炎及先心肺炎的患儿,往往发生心力衰竭,故除吸氧、镇静、平喘止咳外,应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洋地黄制剂,必要时可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和利尿剂。 (1) 毒毛旋花子甙K 饱和量0.007~0.01mg/kg,加于10%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注射,时间不短于10分钟,或直接加入莫菲管内缓慢静脉滴注。根据病情需要,6~12小时后可再给首次剂量的1/2。 (2) 西地兰 饱和量2岁以下0.03~0.04mg/kg,2岁以上为0.02~0.03mg/kg,分次给予。首次给饱和量的1/2,余量分2次,每隔4~6小时给药1次,可肌内注射或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 一般不用维持量,但心力衰竭严重或伴有先天性心脏病者需维持用药。应用洋地黄制剂一般只能用一种,不应同时使用两种,以免发生中毒。使用以上药物时不宜同时静脉应用钙剂,若合并低钙抽搐必需使用钙剂时,应注意钙剂与洋地黄对心肌的协同作用,故两药至少应相隔4~6小时方可使用,且注射宜缓慢,密切注意心音及节律的变化。 (3) 血管活性药 此类药物能扩张周围小动脉,减少心排出阻力,扩张小静脉,减少回心血量。常用药物有东茛菪碱、酚妥拉明(苄胺唑啉)。东茛菪碱每次0.02~0.03mg/kg,稀释后静脉注入,5~10分钟1次,待患儿安静、症状好转后,逐渐延长给药时间直至停用。酚妥拉明每次0.3~0.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lOmg/次,5天以内的新生儿用3mg/次,加入10%葡萄糖10~20ml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于2~6小时后重复使用或持续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血管扩张剂。 2.呼吸衰竭的治疗。 3.中毒性脑病的治疗 主要纠正缺氧,此外可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每次1g/kg,根据病情需要,1日静脉滴注4次,一般不超过3天。必要时加入,每日2~5mg,分2次静脉滴注。尚可加用利尿剂、冬眠灵和能量合剂。 4.中毒性肠麻痹的治疗 主要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肠蠕动。常用酚妥拉明或加用阿拉明。阿拉明剂量为上述酚妥拉明的半量,两药合溶于10%葡萄糖5~10ml中缓慢静脉注射,亦可溶于10%葡萄糖20~30ml中静脉滴注。必要时30分钟一1小时后可重复使用,1日3~4次。亦可用新斯的明或肛门排气减轻腹胀,以利呼吸。当长期不能进食、脱水酸中毒、应用激素和利尿剂的患儿出现腹胀时,应注意钾的补充。 5.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高热、中毒症状明显、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严重喘息、呼吸衰竭及胸膜有渗出的病例,在应用足量抗生素的同时,均可加用激素治疗。常用氢化可的松,每日4~8mg/kg,或(剂量如前述)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6.输血或血浆 病情较重或体弱儿、营养不良、贫血者,可酌情少量输血或血浆,用量为每次5ml/kg,必要时3~5天可重复一次。 7.物理疗法 对肺部罗音较难吸收者,在急性感染基本控制后,应及早用各种物理疗法,以促进肺部炎症的消散;如选用超短波、微波、紫外线、红外线、特定电磁波潜等。 8.治疗并发症及伴随症 合并脓胸、脓气胸应抽气排脓,或做胸腔闭式引流。伴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者应分别给予治疗。 9.中医疗法 中药治疗肺炎除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外,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近年来国内用中医辩证治疗小儿肺炎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常用方剂有麻杏石甘汤及加减。对单纯病毒性肺炎应首选中药治疗,在上述基本方剂中重用银花、连翘、板兰根、大青叶、青黛、贯仲等清热解毒及生地、丹皮等清热凉血。亦可用丹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淤的药物。 希望我以上回答对你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