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又束支阻滞,是什么意

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又不完全性阻滞,是什么意

以下是对文本内容的不超过200字中文总结: 心动过缓(Bradycardia)是指心率低于正常范围,即小于6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通常出现在运动员或体力活动较多的人身上,不需要治疗。然而,如果心率低于40次/分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胸闷等,可能需要进行检查和治疗。 心动过缓的原因包括功能性(如运动员的心动过缓)、器质性(如传导系统老化退变或先天性缺陷)以及躯体疾病累及的传导系统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目前无法治疗,主要引起心动过缓和心力衰竭。 对于心动过缓的患者,建议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如果有必要,需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

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又束支阻滞,是什么意

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是束支损伤,有可能会造成心动过缓 这种情况建议继续观察。没有造成心动过缓的话,一般没什么问题

心动过缓如何治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 心动过缓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可见于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服药反应等,病人常表现为突然胸闷,头晕,心悸,周身不适,甚或晕倒.心动过缓发作时,心率可低于60次/分,甚至达到40次/分. 引起心动过缓的常见原因有: 1.年轻的运动员因锻炼的缘故,心率可在50次/分左右,是生理性的心动过缓. 2.心外因素:如颅内高压,阻塞型黄疽,甲状腺功能低下,体温过低,营养不良,尿毒症,伤寒及某些发热性疾病的恢复期,肠梗阻,尿路结石,胆囊结石发生绞痛时,频繁呕吐等. 3.心内因素: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梗化,心肌病等. 心动过缓的处理方法有: 1.阿托品Q.3mg~0.6mg,口服. 2. 中药心宝,速效救心丸. 3.汤剂或口服液:人参归脾汤加减:人参6g,(另兑水煎剂)党参10g,太子参12g,熟附片6g,生地15g,五味子10g.肉桂3g,知母9g,炒黄,全瓜篓15g,泽泻10g,水富蒲10g,神曲10g,水煎服.‘ 4.少进饮食,适当运动,补充营养,可用食疗疗法. 5.经常发生晕厥时,应考虑安装起搏器. 尽管心动过缓者并不多见,然而,重要的是重在预防.

窦性心动过缓

你的这种情况建议先去医院做个心电图明确到底是心动过缓到底到什么程度。如果严重的心动过缓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治疗

您好,心动过缓没有什....

把问题说清楚些

青少年心动过缓的原因

青少年心动过缓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功能性的心动过缓,比如运动员长期大量运动,可能会造成心动过缓。同时运动员出现的心动过缓是良性适应的过程,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其次是器质性心动过缓,比如传导系统老化退变和先天性缺陷等心脏病理因素以及躯体疾病累及的传导系统等。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如何治疗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这个情况目前无法治疗。主要是引起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可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

心动过缓的危害

心动过缓的危害一般有心力衰竭、供血不足等。 1、心力衰竭:心动过缓发生后,患者发生心脏重构,导致心功能不全。当心动过缓发生时,会有一系列的症状和危害,主要包括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2、供血不足:由于心脏跳动次数的减少,心脏的跳动量明显减少,会造成系统多个器官供血不足,容易导致头晕。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为60次/分~100次/分,成人窦性心律频率小于6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心动过缓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如果有必要,需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

年轻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症状

患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的主要表现是心率和心律异常 ,一般可能会出现供血不足的表现,如胸闷,心慌和心动过缓等情况,患者的轻度的,一般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的情况,也不要太紧张和担心。

心动过缓如何治疗

正常人情别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心动过缓有几种典型,比较普遍的是窦性心动过缓。提议去医院门诊做查验,明确病发原因,对症医治。

心动过缓怎样改善

心动过缓的病患如何改善,重要还是要看心动过缓的原因。假如是病态窦房结引发的心动过缓,这个心动过缓,如果出现严重的脑供血缺乏病症,包含黑朦、晕厥等现象,就要给予永久起搏器医治。假如是生理性的窦性心动过缓,不用特别处理。饮食要制定计划,应保护营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