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直肠息肉

中医治疗结肠息肉

中医治疗直肠息肉

中医偏方: 1)【方药】党参、黄芪、赤芍、桃仁、白芍、莪术、黄药子、枳壳、甘草各9g,薏苡仁60g(先煎)。 【适应症】右下腹包块,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多,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苔薄,舌体小色淡,脉细弱。证属脾虚气弱,秽浊瘀血互结,凝滞于肠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方药】乌梅、党参各15g,黄连5g,僵蚕10g,当归、赤芍、地榆各12g,牡蛎24g,甘草6g。 【适应症】多发性肠息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湿热下迫大肠,以致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西医认为与遗传有关,或因慢性刺激,如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和血吸虫病等感染所致。 治宜清热祛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为主,适用于治疗肠道多发性息肉,可选用以下方法: 1)半枝莲30g,山豆根12g,诃子15g,苡仁15g,白花蛇舌草20g ,黄芪30g,白术15g,水煎服。  如腹痛加延胡索8g,橘核10g,茴香5g;腹泻加黄连5g,马齿苋30g;便血加地榆15g,槐角10g,炒荆芥10g;体虚脾弱加党参、当归、怀山药、麦芽、山楂??10g ,鸡内金(研末服)3g。 2)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半边莲30g,生地榆9g,白花蛇舌草 30 g,桃仁9g,石见穿12g,黄药子12g,炙甘草6g,干蟾皮粉(冲服)3g,水煎服。 3)乌梅25 0g (去核,炒成炭),僵蚕250g(微妙),蜂蜜500g,做成蜜丸,每丸重9g。每次9g,每日3次。

肌肉紧张什麽病?

您好,是否由于锻炼过度引起的,这样的话,可以多休息就好了 可以服用白芍30g,甘草10g水煎服。

糜烂性胃炎

建议找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也可以试服下方治疗:王坤山清胃抑菌汤:黄连10克,林兰15克,对座草20克,龙胆草10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婆婆丁15克,百合15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鸡内金15克,郁金15克,枳壳10克,甘草6克。一日一剂,水煎服。胃酸多者加乌贼骨20克,瓦楞子30克;大便干者加大黄6至10克。

糜烂性胃炎

建议服中药清胃抑菌汤:黄连10克,林兰15克,对座草20克,龙胆草10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婆婆丁15克,百合15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鸡内金15克,郁金15克,枳壳10克,甘草6克。一日一剂,水煎服。胃酸多者加乌贼骨20克,瓦楞子30克;大便干者加大黄6至10克。

下肢静脉曲张中医用药

中医认为下肢静脉曲张系气滞血瘀所致,瘀血阻滞经脉,不得畅通,不通则痛。其治疗,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当归30克、川芎10克、熟地3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赤芍30克、桂枝10克、黄芪30克、细辛6克。水煎服。以上药物为一日的剂量,一般15天为一疗程!

肝硬化腹水抽筋

这种情况可以应用甘草10g,白芍30g水煎服。

结肠息肉的中医治疗

凡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临床上以大肠息肉多见且症状较明显. 结肠炎,直肠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本病起病多数缓慢,少数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迁延数年至十余年,常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或持续性逐渐加重,偶呈急性暴发,临床表现:腹泻,粘液便及脓血便;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便秘;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从中医来说,本病是因气血,湿热瘀阻下迫大肠,或因先天遗传所致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浊气凝而成您的情况可能是结肠炎性息肉,建议先去医院做个肠镜确诊一下,再行治疗.中药治疗:黄连解毒汤加味.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8克,茯苓12克,地榆炭10克,大小蓟各10克,枳壳8克.若便秘加炒决明15克;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15克,生地15克,山药10克,泽泻8克,茯苓12克,桂枝8克,制附片6克,山茱萸10克,木香10克.腹痛者加白芍15克,甘草8克;乌梅,五倍子,五味子,牡蛎,夏枯草,浮海石,紫草各15克,水煎浓汁5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一次.

痿证怎么治

1、主方四妙丸(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味。 处方:苍术12克,黄柏10克,牛膝15克,薏苡仁30克,萆?15克,防己、木瓜、秦艽各12克,忍冬藤30克,桑枝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二妙丸,每次6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桑枝苡仁合剂(刘国普验方)。 处方:老桑枝60克,忍冬藤50克,薏苡仁30克。水煎,分2次服。 (2)清热祛湿汤(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黄连5克,陈皮5克,炙甘草3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柴胡lO克,黄芪10克,五味子6克,泽泻6克,升麻6克,生地黄12克,党参12克,六曲12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脾胃虚弱型 【证见】 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便溏,腹胀,面浮面色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苔薄白,脉细。 【治法】 补脾益气,健运升清。 【方药】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 处方:黄芪、党参各30克,白术12克,升麻、柴胡各6克,当归12克,陈皮6克,山药20克,杜仲18克,续断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每次10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黄芪羊藿山药汤(田凤鸣等《中国奇方全书》)。 处方:黄芪、淫羊藿各60克,山药、党参、茯苓、白术、当归各9克,柴胡、升麻各5克。水煎服肝肾亏损型 【证见】 起病缓慢,下肢瘫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目眩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方药】 1、主方虎潜丸(溪《丹溪心法》)加减。 处方:熟地黄、杜仲、枸杞子、黄精各15克,龟板20克,锁阳、当归、白芍、牛膝各12克,黄柏、知母各6克。水煎服。若气血虚者,可加党参、黄芪、何首乌各15克,鸡血藤30克。久病阴损及阳者,可酌加巴戟天15克、补骨脂12克、肉桂6克、熟附子10克、鹿角胶12克。 肺热伤津型 【证见】 病起发热,或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心烦口渴,咳呛咽干。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 清热润燥,养肺生津。 【方药】 1、主方清燥救肺汤(喻嘉言《医门法律》)加减。 处方:太子参30克,麦冬、枇杷叶、桑白皮、北杏仁各12克,石膏20克,玉竹15克,火麻仁2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单方验方桑白牛膝汤(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 处方:桑白皮、石斛、淮牛膝各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湿热浸淫型 【证见】 肢体困重,痿软无力,或麻木,微肿,尤以下肢多见,或足胫热气上腾,或有发热,胸痞脘闷,小便短赤涩痛。苔黄腻,脉细数。 【治法】 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肺痿饮食疗法

肺痿吃党参15克,麦冬12克,法半夏10克,山药18克,玉竹15克,石斛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肺痿吃【方药】 1.主方甘草干姜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炙甘草9克,干姜12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黄芪12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蛇胆半夏片,每次2—4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紫河车粉(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紫河车1具,研末,每次3克,每日l~2次。

直肠息肉中医能治好吗

中医学能治疗尿道息肉是能的。中医学指出尿道息肉的出现是湿热下入大肠,引起胃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有关系的,能用利湿清热的方法调养,紫花地丁,蒲公英,半边莲,生地榆,白花蛇舌草,桃仁,石见穿等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