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

急性盆腔炎

根据提供的信息,急性脊髓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主要影响脊髓及其周围组织。治疗方法包括: 1. 药物治疗: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球蛋白、抗生素和维生素B族来减轻脊髓损害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 维持呼吸通畅:对于可能发生呼吸肌麻痹的患者,使用化痰药和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和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 3. 预防并发症: * 翻身、拍背以防止坠积性肺炎 * 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 * 放置气圈,按摩皮肤,活动瘫痪肢体 * 对于皮肤发红的患者使用70%酒精轻揉和3.5%安息香酊 * 局部换药,加强营养,以防止褥疮 * 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 对于排尿障碍的患者行留置导尿,预防尿路感染 * 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放置胃管 4. 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 总之,急性脊髓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维持呼吸通畅和预防并发症来减轻脊髓损害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早期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并改善预后。

急性脊髓炎

病无特效治疗主要包括减轻脊髓损害防治并发症及促进功能恢复   1.药物治疗:①皮质类固醇激素;②免疫球蛋白;③抗生素;④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2.维持呼吸通畅: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可发生呼吸肌麻痹轻度呼吸困难可用化痰药和超声雾化吸入重症呼吸困难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   3. 预防并发症:①翻身拍背, 防止坠积性肺炎, 瘫肢保持功能位②骨隆起处放置气圈, 按摩皮肤, 活动瘫痪肢体③皮肤发红用70%酒精轻揉, 涂3.5%安息香酊; 褥疮局部换药, 加强营养; 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④排尿障碍行留置导尿, 预防尿路感染; 吞咽困难应放置胃管   4. 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 ..改善神经营养机能代谢:维生素B族,维生素C,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等药物口服,肌注或静滴。 2. 嗅细胞,干细胞移植:是希望通过基因工程或者把可以分泌神经生长因子的细胞【例如,嗅神经细胞,干细胞】移植到脊髓,这些理论非常前卫,也有它的科学道理,但在还有很多实际问题没有解决,离进入临床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讲,脊髓损伤后,局部瘢痕组织怎么解决,局部的缺血缺氧怎么解决。尤如在沙漠中种树,水的问题没有解决,树和草的成活率是没有保障的。国内在基础研究没有成熟的前提下,贸然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是不可取的。 3.中医中药的治疗: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有着独特的医学理论,尤其是对一 些慢性疑难杂症有着特殊的治疗效果。 可以试试益髓脊柱贴,它对治疗脊髓炎、脊髓损伤强直性脊柱炎以及急性脊髓炎后遗症都有不错的疗效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自身免疫反应(多为感染后诱发,个别为疫苗接种后或隐源性原因)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改变的。诊断明确的话主要是考虑一般治疗的,药物治疗主要是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球蛋白及B族维生素治疗看看怎么样的再说的 加强护理,防治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1)高颈段脊髓炎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选用有效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必要时气管切开进行人工辅助呼吸。(2)排尿障碍者应保留无菌导尿管,每4~6小时放开引流管1次。当膀胱功能恢复,残余尿量少于100ml时不再导尿,以防止膀胱痉挛,体积缩小。

急性脊髓炎如何治疗

急性脊髓炎是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原虫、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质或白质的炎性病变,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其临床特征。预后取决于急性脊髓炎损害程度、病变范围及并发症情况。如无严重并发症,多于3~6个月内基本恢复。完全性截瘫6个月后肌电图仍为失神经改变、MRI显示髓内广泛信号改变、病变范围累及脊髓节段多且弥漫者预后不良。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自身免疫反应(多为感染后诱发,个别为疫苗接种后或隐源性原因)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改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该病是指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急性进行性炎性脱髓鞘病变或坏死,病变常局限于脊髓的数个节段,主要病理改变为髓鞘肿胀、脱失、周围淋巴细胞显著增生、轴索变性、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胸髓最常受累,以病损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临床特征。药物治疗1.皮质类固醇激素:急性期,可采用大剂量甲基龙短程冲击疗法,连用3~5天,之后逐渐减量维持4~6周后停药。 2.免疫球蛋白:连用3~5天为1疗程。 3.B族维生素: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常用维生素B1、甲钴胺肌肉注射。急性瘫痪期需保持功能位置,并对瘫痪的肢体进行按摩及被动的功能练习,改善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肢体挛缩、强直,当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时,鼓励患者进行主动的功能运动,使其早日康复。 急性脊髓炎必致脊髓水肿致神经功能障碍而发生截瘫,西医以激素和蛋白治疗可控病继发严得的损害脊髓,但本病的治疗恢复应在控病后早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一是靠自身修复,二是靠药物支神经的兴奋激活,如发病时间过长,脊髓会因缺血过久继发缺血性软化萎缩,其病症的恢复就更加困难。 中药营养神经增强改善脊髓微循环的血运使受累麻痹不全的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预防继发性缺血性受累神变性。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脊髓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经获得各种神经功能的改善恢复,并需合理的功能锻炼才能获得功能重建。 你好,急性脊髓炎无特效治疗,主要包括减轻脊髓损害、防治并发症及促进功能恢复。 1.药物治疗 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球蛋白;抗生素;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2.维持呼吸通畅 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可发生呼吸肌麻痹,轻度呼吸困难可用化痰药和超声雾化吸入,重症呼吸困难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  一、抗炎:   早期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10~20mg(溶于5%或10%葡萄糖液500ml中),1次/d,7~10次一疗程。其后改为口服强的松30mg,1/d。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   二、脱水:   脊髓炎早期脊髓水肿肿胀,可适量应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250ml静滴,2/d;或10%葡萄糖甘油500ml静滴,1/d。   三、改善血液循环: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500ml静滴,1/d,7~10次一疗程。   四、改善神经营养代谢机能:   VitB族、VitC、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等药物口服,肌注或静滴。   五、防治并发症   (一)维护呼吸机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肺部感染,应按时翻身、变换体位、协助排痰,必要时作气管切开,如呼吸功能不全、可酌情作辅助呼吸。注意保暖,必要时予以抗生素。   (二)褥疮的防治:   1.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1)避免局部受压。每2小时翻身一次,动作应轻柔,同时按摩受压部位。对骨骼突起处及易受压部位可用气圈、棉圈、海绵等垫起加以保护。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大小便失禁和出汗过多者,要经常用温水擦洗背部和臀部,在洗净后敷以滑石粉。   (3)保持床面平坦、整洁、柔软。   2.褥疮的治疗与护理。主要是不再使局部受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创面处理。   (1)局部皮肤红肿、压力解除后不能恢复者,用50%酒精局部按摩,2~4次/d,红外线照射10~15分钟,1/d。   (2)皮肤紫红、水肿、起疱时,在无菌操作下抽吸液体、涂以龙胆紫、红外线照射2/d。   (3)水疱破裂、浅度溃烂时,创面换药,可选用抗生素软膏,复盖无菌纱布。   (4)坏死组织形成、深度溃疡、感染明显时,应切除坏死组织,注意有无死腔,并用1:2000过锰酸钾或双氧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进行清洗和湿敷,伤面换药,红外线照射。创面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如创面清洁、炎症已消退,可局部照射紫外线,用鱼肝油纱布外敷,促进肉芽生长,以利愈合,如创面过大,可植皮。   (三)尿潴留及泌尿道感染的防治:尿潴留阶段,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管,每4小时放尿一次,并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或4%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膀胱,2/d。鼓励病人多饮水,及时清洗尿道口分泌物和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周更换导管一次。泌尿道发生感染时,应选用抗生素。   (四)预防便秘:鼓励病人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并可服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五)预防肢体挛缩畸形,促进机能恢复:应及时地变换体位和努力避免发生屈曲性瘫痪。如病人仰卧时宜将其瘫肢的髋、膝部置于外展伸直位,避免固定于内收半屈位过久。注意防止足下垂,并可间歇地使病人取俯卧位,以促进躯体的的伸长反射。早期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和自主运动,并积极配合按摩、理疗和体疗等。 中医学理论】   电针   (一)取穴   主穴:病灶上、下椎间隙,第2腰椎以下椎间隙、骶管。   (二)治法   每次选择两穴。以毫针刺入,缓缓进针至蛛网膜下腔(切忌过度深刺和乱捣乱插,以免伤及脊髓),接通电针仪,徐徐调节至适当强度。输出的脉冲电流要稳定,防止突然增强,引起不良反应。刺激时间15~20分钟,据症情而定,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电针仪输出线两极,宜接脊柱旁同侧穴,防止电流回路经过心脏。有严重心脏病者禁用或慎用。亦可在电针后,关元穴隔盐灸,连灸5壮,亦为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在常规中西药物治疗基础上,单用电针治疗28例,基本痊愈50%,显效21.43%[5]。电针加灸治疗7例,痊愈4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达100%。   针灸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肾俞、大肠俞、次 、环跳、秩边;2/关元、中极、气冲、足三里、阳陵泉、太溪。   (二)治法   先取第一组穴,均深刺用大幅度提插结合捻转手法,予以强刺激,反复运针1分钟后留针;继取第二组穴,以快速提插捻转之法,刺激宜弱,留针。然后,置艾炷(用艾条截成一寸长之小段)于针柄上点燃,使温热直透俞穴深部。二组都留针15~20分钟。每周治疗两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痊愈:患者能不用依靠,行走如常人;好转:患者能走,但有时尚需依靠拐杖。   以上法治疗8例,均经用常规法体温基本正常的患者(发病15~30天),痊愈5例,好转3例[3]。   1.肺热伤津   (1)治法:清肺润燥生津   (2)方剂:清燥救肺汤加减。   (3)组成:人参10g,麦冬12g,杏仁12g,麻仁12g,生石膏30g,桑叶12g,沙参20g。   (4)备选方:①桑杏汤加减:桑叶12g,杏仁12g,沙参12g,象贝母12g,香豆豉10g,栀子皮12g,梨皮10g。②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沙参12g,玉竹12g,麦门冬12g,桑叶12g,天花粉10g,生扁豆15g,甘草5g。   (5)加减:咽干口渴者,加天花粉20g、芦根20g、石斛15g;高热汗多者,加知母10g、连翘10g、金银花20g;身痛肢麻者,加川芎10g、牛膝15g。   (6)临证事宜:本病初期热邪较盛,表现为高热不退,治疗当以清热为主,养阴为辅,热退后病机重在伤阴,治疗则应以养阴为主,清热为辅。   2.湿热浸淫   (1)治法: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2)方剂:加味二妙散加减。   (3)组成:黄柏12g,苍术12g,防己12g,萆薢12g,木通10g,薏苡仁15g,木瓜15g,牛膝15g。   (4)备选方:①清燥汤加减:黄连6g,黄柏10g,当归12g,生地黄12g,猪苓12g,泽泻12g,苍术12g,茯苓12g,生黄芪30g,党参12g,怀牛膝12g,赤芍12g,红花10g,炒白术12g,麦冬12g。②四妙丸加味:炒黄柏12g,苍术12g,川牛膝12g,薏苡仁30g,鸡血藤20g,防己10g,木瓜10g。   (5)加减:肌肉疼痛加乳香6g、没药6g;发热加栀子10g、板蓝根20g;胸脘痞闷,四肢肿胀者,加厚朴10g、茯苓20g、泽泻20g;口干心烦者加生地黄20g、麦冬15g。   (6)临证事宜:本证病人不可急于填补,以免助湿生热,湿热伤阴者,要慎用辛温苦燥之品,同时可兼用养阴清热之法。   3.脾胃亏虚   (1)治法:补益脾胃。   (2)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3)组成:党参12g,白术12g,山药12g,扁豆15g,茯苓15g,薏苡仁15g,莲子肉15g,陈皮10g,砂仁5g,桔梗8g。   (4)备选方: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0g,炙甘草5g,党参15g,当归10g,陈皮6g,白术10g,升麻6g,柴胡6g。   (5)加减:若病久体虚,重用参芪,加枸杞子15g、龙眼肉15g;若动则气喘,四肢不温,加熟附子12g、肉桂3g、核桃肉15g;若肢痿不收,加木瓜10g、威灵仙12g;若心悸怔忡,加柏子仁10g、酸枣仁15g。   (6)临证事宜:脾胃亏虚易导致运化失常,饮食积滞,痰湿内停,气血不足,故应酌情配合消食导滞、祛湿化痰、益气养血的药物。   4.肝肾亏虚   (1)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2)方剂:虎潜丸加减。   (3)组成:龟甲30g,知母15g,熟地黄15g,白芍15g,狗骨10g,锁阳10g,干姜6g,陈皮l0g。   (4)备选方:左归丸加减。熟地黄20g,山药20g,山茱萸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川牛膝15g,鹿角胶l0g(烊化),龟甲胶10g(烊化)。   (5)加减:若久病阴阳俱虚,可加仙灵脾15g、补骨脂15g、巴戟天12g;若肌枯肢痿,加川芎10g、鳖甲15g;

急性脊髓炎治疗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比如甲泼尼龙、等。2、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减轻免疫反应导致的脊髓损伤。3、口服B族维生素,比如维生素B1、B12,均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4、抗生素治疗。5、扩血管药物,比如烟酸、尼莫地平等,有助于改善患者脊髓血液循环。

儿童急性脊髓炎怎么办

儿童急性脊髓炎需要采取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就是加强日常护理,根据具体的不良表现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患者呼吸困难,应立即给予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应进行气管切开术,进行人工辅助呼吸治疗。排尿困难患者应使用无菌导尿管,当膀胱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时,剩余尿量小于100ml时,无须倒尿。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儿童急性脊髓炎的典型治疗方法。在这种疾病的治疗中,通常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这些药物需要使用5天左右,然后逐渐减少药物的用量,4到6周后才能停药。同时免疫球蛋白和维生素B类药物可以一起使用。这些药物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对疾病有显著疗效。 当发生急性脊髓炎时,对患儿的护理很重要,应注意病情的变化和患肢的保护。平时要注意均衡饮食,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患者免疫力,避免疾病复发。 您好,急性脊髓炎患儿急性期,可采用大剂量甲基龙短程冲击疗法,连用3~5天,之后逐渐减量维持4~6周后停药。免疫球蛋白 连用3~5天为1疗程。B族维生素 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常用维生素B1、甲钴胺肌肉注射。急性瘫痪期需保持功能位置,并对瘫痪的肢体进行按摩及被动的功能练习,改善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肢体挛缩、强直,当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时,鼓励患者进行主动的功能运动,使其早日康复。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乏力和病变节段束带感;亦可无其他任何症状而直接发生瘫痪。大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早期为脊髓休克表现,一般持续2~4周后,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病理反射。脊髓休克期的长短取决于脊髓损害严重程度和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脊髓损伤严重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总体反射,常提示预后不良。随着病情的恢复,感觉平面逐渐下降,但较运动功能的恢复慢且差。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二便潴留,后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可形成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大多数脊髓炎患者在起病后8周内症状开始恢复,至3~6个月后恢复速度开始减慢,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不遗留后遗症,三分之一的患者遗留中等程度后遗症。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遗留严重后遗型。  急性脊髓炎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在10~19岁和30~39岁有两个发病高峰。其年发病率在1~4/100万。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各种职业均可发病,以农民多见,全年散在发病,冬春及秋冬相交时较多。  指导意见: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防治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        (1)高颈段脊髓炎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选用有效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必要时气管切开进行人工辅助呼吸。        (2)排尿障碍者应保留无菌导尿管,每4~6小时放开引流管1次。当膀胱功能恢复,残余尿量少于100ml时不再导尿,以防止膀胱痉挛,体积缩小。        (3)保持皮肤清洁,按时翻身、拍背、吸痰,易受压部位加用气垫或软垫以防发生压疮。皮肤发红部位可用10%酒精或温水轻揉,并涂以3.5%安息香酊,有溃疡形成者应及时换药,应用压疮贴膜。 受凉、过劳、外伤等常为发病诱因。脊髓症状急骤发生,多为双脊髓炎。 下肢的麻木和麻刺感、病变相应部位的背痛。病变节段围绕躯体的束带状感觉,在2~3天内进展至高峰,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括约肌障碍。若起病急且病变广泛而严重,则瘫痪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是为脊髓休克。一般休克期约为2~4周。如发生肺炎、泌尿系感染或褥疮则可延长至数月,影响预后。如无重要合并症,3~4周后进入恢复期。通常自发病后3~6个月可基本恢复,少数病例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  中药营养神经增强改善脊髓微循环的血运使受累麻痹不全的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预防继发性缺血性受累神变性。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脊髓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经获得各种神经功能的改善恢复,并需合理的功能锻炼才能获得功能重建

急性脊髓炎怎么预防?

关于急性脊髓炎的治疗还是到正规医院检查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比较可靠,至于预防急性脊髓炎,预防并发症:(1)翻身,拍背,防止 肺炎积聚下降,肢体瘫痪,保持功能位置。 (2)骨骼隆起放置气囊,按摩皮肤,运动瘫肢。 (3)皮肤发红,用70%酒精轻擦,涂3.5%苯偶姻酊剂; 褥疮局部换药,加强营养; 避免使用热水瓶以防止烫伤。 (4)排尿障碍留置导尿,防止尿路感染; 应放置胃管以治疗吞咽困难。 脊髓炎是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原生动物,支原体和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或由炎症性病变的脊髓灰质或白质感染,下肢瘫痪,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引起 功能障碍作为其临床特征。 预后取决于损伤程度,病变程度和急性脊髓炎的并发症。 如果没有严重的并发症,超过3至6个月的基本恢复。 完全性截瘫后6个月,emg仍然显示失神经的变化,MRI显示广泛的髓内信号变化,病变涉及多个脊柱节段和弥漫性预后。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原则?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原则通常是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为主。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做出相应的预后判断,避免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急性脊髓炎易发生尿路感染、呼吸肌麻痹、尿失禁等其他相关并发症,除了基础激素和药物治疗外急性脊髓炎的疾病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使瘫痪肢体能够继续进行功能锻炼。这样通常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康复速度。如果治疗得当,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在5到6个月内基本可以康复。 建议患者要预防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的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尿路感染。 你好!急性脊髓炎治疗主要包括:减轻脊髓损害,防治并发症以及促进功能恢复,药物治疗常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球蛋白抗生素,B族维生素,尼莫地平丹参等。期间需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早期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以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可以使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来缓解症状,急性脊髓炎通常会出现身体低热,伴有肢体麻木,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运动障碍,平时的话也可以对患处进行一些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要及时的人体增添衣物,避免着凉。

下列哪项情况不属于急性脊髓炎?

根据患者描述的情况来看,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可发生呼吸肌麻痹,轻度呼吸不畅可用化痰药和超声雾化吸入,重症呼吸不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

预防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和预防: 1.药物治疗:①皮质类固醇激素;②免疫球蛋白;③抗生素;④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2.维持呼吸通畅: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可发生呼吸肌麻痹轻度呼吸困难可用化痰药和超声雾化吸入重症呼吸困难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   3. 预防并发症:①翻身拍背, 防止坠积性肺炎, 瘫肢保持功能位②骨隆起处放置气圈, 按摩皮肤, 活动瘫痪肢体③皮肤发红用70%酒精轻揉, 涂3.5%安息香酊; 褥疮局部换药, 加强营养; 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④排尿障碍行留置导尿, 预防尿路感染; 吞咽困难应放置胃管   4. 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 急性脊髓炎是指脊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而产生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部分病人起病后,瘫痪和感觉障碍的水平均不断上升,最终甚至波及上颈髓而引起四肢瘫痪和呼吸肌麻痹,并可伴高热,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称为上升性脊髓炎。脊髓炎的种害很多,早发病诊断很不明确,但是西无药,只能采用激素疗法和蛋白治疗暂控病情使病情暂缓好转。如果你的脊髓炎属脱髓鞘类型或炎性功能性的,哪本病就易复发和迟发神经再度损害导致更严重的病理改变了。故你必须及早的治疗预防迟发性神经再度损害导致病情加重。

怎样治疗急性脊髓炎

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包括减轻脊髓损害、防治并发症及促进功能恢复。 1.药物治疗:①皮质类固醇激素;②免疫球蛋白;③抗生素;④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2.维持呼吸通畅: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可发生呼吸肌麻痹,轻度呼吸困难可用化痰药和超声雾化吸入,重症呼吸困难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 3. 预防并发症:①翻身、拍背, 防止坠积性肺炎, 瘫肢保持功能位。②骨隆起处放置气圈, 按摩皮肤, 活动瘫痪肢体。③皮肤发红用70%酒精轻揉, 涂3.5%安息香酊; 褥疮局部换药, 加强营养; 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④排尿障碍行留置导尿, 预防尿路感染; 吞咽困难应放置胃管。 4. 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 你好,急性脊髓炎必致脊髓水肿而致脊髓神经功能障碍而发生截瘫,西医以激素和蛋白治疗可控病继发严得的损害脊髓,但本病的治疗恢复应在控病后早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一是靠自身修复,二是靠药物支神经的兴奋激活,如发病时间过长,脊髓会因缺血过久继发缺血性软化萎缩,其病症的恢复就更加困难,中药营养神经增强改善脊髓微循环的血运使受累麻痹不全的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预防继发性缺血性受累神变性。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脊髓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经获得各种神经功能的改善恢复,并需合理的功能锻炼才能获得功能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