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巨大的室间隔缺损,25%-50%在1岁内因肺炎、心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婴儿应行缺损修补治疗。约半数小缺损可能自行闭合,除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外,可观察到10岁再考虑手术治疗。很小的缺损可终生不需手术。分流量超过50%或伴有肺动脉压力增高的婴幼儿应早日手术,以防肺高压持续上升。如已臻严重阻塞性肺高压则为手术反指征。
胎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手术治疗
胎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一般可以手术治疗。如果在产检时发现胎儿有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应进一步专门地做胎儿的心脏超声,如果确诊为胎儿的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发现较早时需要及时终止妊娠。如患儿条件允许,建议在一周岁以里行手术治疗,否则会引起左心室肥大及劳损,会因为体循环血流量相对不足,导致发育不良或迟缓。
23周胎儿查出室间隔缺损型肺动脉闭锁
这种情况建议可以定期医院妇科孕检明确,必要时可以考虑终止妊娠情况。
心房间隔缺损右心肥大怎样介入治疗
患者现在有肺动脉高压吗?缺损的位置如何?大小? 如果没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缺损不超过1cm,周边没有大的瓣膜等都是可以介入封堵治疗的
什么是先心室间隔缺损?
先心室间隔缺损通常是指在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良,形成不正常交通,在心室水平出现左右分流。 心室间隔缺损是指在胎儿期,室间隔发育不完全,在心室内形成不正常的交通。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所有先心病的20%。缺损多在0.1~3之间,在膜区的缺损最大,而在肌肉中的缺损则比较少。不足0.5的缺损,其分流率低,且多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缺损较小的病人,其心脏尺寸正常,大面积的缺损患者的左室比右室明显增加。 直到现在,这种疾病的原因还不清楚,在胚胎的5到7个星期,从心室顶部开始,从下到上,从心球区开始,从上到下形成肌肉间隔。一般是从房室瓣上的心内膜中分离出来,与前面两个部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室间隔,将左右室腔分隔开。 正常人左、右心室之间有完整的室间隔,将左、右心室含氧不同的血液分隔开。如果胎儿在胚胎时期室间隔组织融合不完全或发育不良,心室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导致左心室的富氧血液流入右心室,而不是正常流入主动脉,称为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发病率最高的先天性心脏病,它常常单独存在,或是某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变之一。缺损可发生在室间隔的任何部位,大小不等,一般在0.1-3厘米间,可单发,也可同时存在几个缺损。缺损小的可无症状;缺损大者,症状出现早且明显,以致影响发育,有心悸气喘、乏力和易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发生心力衰竭,有明显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紫绀,易罹患感染性心内膜炎1.外科治疗 室间隔缺损无法使用药物治愈,手术技术比较成熟,故为常用治疗方式。 缺损很小,无症状,房室无扩大,可暂时观察。缺损小,分流量少,肺血多,房室有扩大者,应在2岁左右或学龄前手术。缺损大,分流量多,肺动脉高压者,应尽早手术。出生后顽固性心力衰竭和肺功能不全,经积极药物治疗,于1~3个月内手术。肺动脉瓣下缺损,易并发主动脉瓣叶脱垂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即使分流量不大,亦应手术治疗。总的来说,如果是中、大型缺损的患者,一半多采用手术治疗,如果不是中大型室间隔缺损,通常手术最佳治疗时间可这样判断:如果缺损只有3毫米以下,由于有自愈可能,通常医生建议观察到2岁,到2岁时根据室间隔缺损检查结果,再决定是否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但应注意,如果是严重肺动脉压增高,心内出现右向左为主的分流,出现发绀者,禁忌手术。 进行手术治疗时,可通过开胸手术,把缺损的部分进行修补,将异常通道阻断,但是对孩子的创伤比较大。现在还有一种办法是介入治疗,就是在微创的情况下,通过导管穿刺,对室间隔进行介入下的封堵,创伤性比较小,但是对室间隔的缺损位置及大小有具体的要求,不是所有的室间隔缺损都适用。 2.其他治疗 其他治疗主要是用药对症治疗,如强心、利尿、抗感染、扩张血管等,积极预防并发症。 另外,吸氧治疗,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缓解缺氧性肺血管痉挛,使增厚的肺动脉中层变薄,降低肺动脉压力。可采用面罩吸氧,每分1~2L,持续或间断吸入。对于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来说,每天持续8小时以上吸氧,可达到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目的。 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多无临床症状。缺损小者心脏大小可正常,缺损大者左心室较右心室增大明显。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肺动脉瘘可以自愈吗?
肺动脉瘘一般不可以自愈。 肺动脉瘘是冠状动脉的异常分流,血流通过窦绕过心肌毛细血管网络,直接进入心腔或血管等结构。冠状动脉和肺动脉瘘由冠状动脉、肺动脉之间的窦系统连接,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CT等非侵入性检查确认。大多数肺动脉瘘是先天性的,是由胎儿期窦腔不完全变性引起,肺动脉瘘通常不能自行闭合。小肺动脉瘘很常见,通常无症状,因此不需要治疗。较大的肺动脉瘘会影响血流动力学,导致心力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较大的肺动脉瘘,应尽快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建议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过度熬夜。同时,穿宽松舒适的衣物,注意保持卫生清洁。 肺动脉瘘不可以自我愈合,肺动静脉瘘是指肺动脉和肺静脉之间直接相通形成的。肺动脉静脉瘘形成的后果是肺动脉血没有经过肺的氧合直接进入肺静脉,通过血液循环到体循环,运到身体各处。如果动静脉瘘比较大,氧合的血液就会减少,未氧合的血液会增加,患者会出现发绀、缺氧、呼吸困难的情况。
先心室间隔缺损手术如何做?
先心室间隔缺损手术通常有心内直视手术、介入封堵术等。 1、心内直视手术:一般指经胸骨正中切口建立体外循环,根据缺损部位选择右心房、右心室或肺动脉切口暴露缺损部位。小缺损可直接缝合,大缺损可用自体心包补片或人工补片修补,通常适用于大中型缺损或有严重并发症者。2、介入封堵术:一般在X线引导下,将封堵器置入心腔缺损内。目前是逐渐取代外科开胸手术的微创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的优点,适用于大小和位置合适的间隔缺损患者。 平时要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外科治疗 直视下可行缺损修补术。缺损小、X线与心电图正常者不需手术;若有或无肺动脉高压,以左向右分流为主,手术以4~10岁效果最佳;若症状出现早或有心力衰竭,也可在婴幼儿期手术;显著肺动脉高压,有双向或右向左分流为主者,不宜手术。 手术方法: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正中胸骨切口,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心脏循环后,切开右心室流出道前壁,虽可显露各类型室间隔缺损,但对心肌有一定损伤,影响右心功能和损伤右束支。目前多采用经右心房切开途径,这对膜部缺损显露更佳。高位缺损,则以经肺动脉途径为宜。对边缘有纤维组织的较小缺损可直接缝合,缺损小于lcm者则用涤纶织片缝补。可以去三甲医院心胸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多长时间因人而异?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胎儿期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心脏血管畸形。 它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 你必须看看你是哪种类型。 心脏病。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寿命长度各不相同,但它们可以像现代人一样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待。
幼儿心脏室间隔缺损
你好:首先内科治疗,主要防治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 建议外科治疗,直视下行缺损修补术,缺损小,X-线与心电图正常者不需手术,若有/或无肺动脉高压,以左至右分流为主,手术效果最佳,以4-10岁为宜,若症状出现早或有心力衰竭,也可在婴幼儿期手术,显著肺动脉高压,有双向或右至左分流为主者,不宜手术。祝患者早日康复! 您好,孩子室缺的范围?如果心室缺损在5毫米以内,可随访观察,每半年做一次心脏超声检查;心室缺损在5毫米以上者,应每3~4个月做一次心脏超声检查。同时还要注意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肺动脉压力大于50毫米汞柱者应抓紧时间手术。心室缺损如在10毫米以上的患儿应经常做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目前,临床上多主张患儿在2岁以内治疗,部分心室缺损患儿可用介入疗法来替代外科的开胸手术。
小儿肺动脉高压能治好吗
小儿肺动脉高压是可以治好的。首先要明确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具体病因。如果是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比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可以通过介入微创进行封堵,手术成功一般不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如果缺损口面积较大,也可以选择外科开胸进行修补。如果是原发性肺动脉高压,需要遵医嘱口服相关药物来降低肺动脉压力。
肺动脉段是什么?
肺动脉段突出是在X线胸片的描述。肺动脉段是肺动脉干和左肺动脉起始在X线上的投影。正常情况下肺动脉段表现为轻度膨出,轻度凹陷或者平直。如果描述肺动脉段突出,可能存在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等。建议进一步检查心脏超声及肺血管CT。如果存在肺动脉高压,在心脏超声上可以根据三尖瓣返流法测量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但心脏超声只能看到主肺动脉及肺动脉干,还需要做肺血管CT了解血管整体情况。
哪个医院治疗房缺好
房间隔缺损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一种。房间隔缺损的症状随缺损的大小而不同,缺损小的可没有症状。本病一般预后较好,小型的房间隔缺损在一岁内有自然闭合的可能,一岁以上自然闭合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您的孩子七岁了还没有闭合,建议可以到医院通过心脏超声等复查,那么缺损小的可以用介入性心导管术,缺损较大的影响生长发育者可以在学龄前做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阜外医院和安贞医院等都是很好的。 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它可单独存在,也可是某种复杂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室缺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约为先心病总数20%,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缺损在0.1-3cm间,位于膜部者则较大,肌部者则较小,后者又称Roger氏病.缺损若<0.5cm则分流量较小,多无临床症状.缺损小者以右室增大为主,缺损大者左心室较右心室增大明显. 疾病类型 根据缺损的位置,可分为5型: ▲室上嵴上缺损: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室上嵴上方和主、肺动脉瓣之下,少数病例合并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室上嵴下缺损:位于室间隔膜部,此型最多见,约占60-70%. ▲隔瓣后缺损:位于右心室流入道,3尖瓣隔瓣后方,约占20%. ▲肌部缺损:位于心尖部,为肌小梁缺损,收缩期时间隔心肌收缩使缺损变小,所以左向右分流量小. ▲共同心室:室间隔膜部及肌部均未发育,或为多个缺损,较少见. 症状体征 在心室水平产生左至右的分流,分流量多少取决于缺损大小.缺损大者,肺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多,流入左心房、室后,在心室水平通过缺损口又流入右心室,进入肺循环,因而左、右心室负荷增加,左、右心室增大,肺循环血流量增多导致肺动脉压增加,右心室收缩期负荷也增加,最终进入阻塞性肺动脉高压期,可出现双向或右至左分流. ▲症状 缺损小,可无症状.缺损大者,症状出现早且明显,以致影响发育.有心悸气喘、乏力和易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发生心力衰竭.有明显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紫绀,本病易罹患感染性心内膜炎. ▲体征 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界向左下扩大,典型体征为胸骨左缘Ⅲ-Ⅳ肋间有4-5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向心前区传导,伴收缩期细震颤.若分流量大时,心尖部可有功能性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第2音亢进及分裂.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区有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原间隔缺损的收缩期杂音可减弱或消失. 诊断检查 ▲X线检查 中度以上缺损心影轻度到中度扩大,左心缘向左向下延长,肺动脉圆锥隆出,主动脉结变小,肺门充血.重度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心影扩大反而不显著,右肺动脉粗大,远端突变小,分支呈鼠尾状,肺野外周纹理稀疏. ▲心脏检查 心前区常有轻度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能扪及收缩期震颤,并听到Ⅲ一Ⅳ级全收缩期杂音;高位漏斗部缺损则震颤和杂音位于第2肋间.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分流量大者,心尖部尚可听到柔和的功能性舒张中期杂音.肺动脉高压导致分流量减少的病例,收缩期杂音逐步减轻,甚至消失,而肺动脉瓣区第2音则明显亢进、分裂,并可伴有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 ▲心电图检查 缺损小示正常或电轴左偏.缺损较大,随分流量和肺动脉压力增大而示左心室高电压、肥大或左右心室肥大.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则示右心肥大或伴劳损. 一、X线:缺损小者心影多无改变.缺损中度大时,心影有不同程度增大,以右心室为主.缺损大者,左、右心室均增大,肺动脉干凸出,肺血管影增强,严重肺动脉高压时,肺野外侧带反而清晰. ▲超声心动图 左心房、左、右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回音有连续中断,多普勒超声:由缺损右室面向缺孔和左室面追踪可深测到最大湍流. ▲心导管检查 右心室水平血氧含量高于右心房0.9%容积以上,偶尔导管可通过缺损到达左心室.依分流量的多少,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治疗方案 ▲内科治疗 主要防治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 ▲外科治疗 直视下行缺损修补术,缺损小,X-线与心电图正常者不需手术,若有/或无肺动脉高压,以左至右分流为主,手术效果最佳,以4-10岁为宜,若症状出现早或有心力衰竭,也可在婴幼儿期手术,显著肺动脉高压,有双向或右至左分流为主者,不宜手术. 1.手术适应证 巨大的室间隔缺损,25%-50%在1岁内因肺炎、心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婴儿应行缺损修补治疗.约半数小缺损可能自行闭合,除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外,可观察到10岁再考虑手术治疗.很小的缺损可终生不需手术.分流量超过50%或伴有肺动脉压力增高的婴幼儿应早日手术,以防肺高压持续上升.如已臻严重阻塞性肺高压则为手术反指征. 2.手术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正中胸骨切口,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心脏循环后,切开右心室流出道前壁,虽可显露各类型室间隔缺损,但对心肌有一定损伤.影响右心功能和损伤右束支.目前多采用经右心房切开途径,这对膜部缺损显露更佳.高位缺损,则以经肺动脉途径为宜.对边缘有纤维组织的较小缺损,可直接缝合,缺损>lcm者,则用涤纶织片缝补.传导束走经膜部缺损下缘,隔瓣后缺损缝补时容易误伤,应该避开,缝靠隔瓣根部为宜. 3.术后处理 ①对术前有明显肺动脉高压者,术后宜持续应用呼吸器至翌日晨,如术后48小时仍不能脱离呼吸器,应做气管切开取代气管内插管. ②肺动脉高压者常有术后循环不稳定,需用正性肌力药物维持血压. ③术后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者,应确保起搏效能,有些病例系传导束一过性损伤,数日内会自动恢复传导功能. 4.手术效果 ①取决于病人的病情轻重、病期早晚,以及手术的完美程度和术后处理是否得当等.无明显肺动脉高压者,手术死亡率在2%以内 ②术前已有严重的肺血管继发病变者,手术后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也明显增高,康复情况视其肺血管病变程度而定,如病变已成为不可逆转者,预后较差. 尽早手术治疗,一般省级医院都应该能做.全国最好的医院是北京阜外、安贞、上海胸科医院.